近日,在全国首届高速公路企业内部培训师大赛总决赛上,江西交投赣州管理中心选派的3名员工从全国17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,分别荣获大赛一、二等奖及优秀奖。
近年来,江西交投赣州管理中心把内训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人才培养、降本增效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不断优化选育机制、搭建成长平台、放大辐射效能,培养了一支能干会讲、业精技强的高素质内训师队伍,为中心事业发展注入了不竭人才活水。
在人员选拔上,该中心坚持“综合全面、优中选优”工作思路,注重从基层一线、劳模先进、技术骨干中进行选拔,同时对工作能力、工作业绩、语言表达、自身形象等作出明确要求,确保选拔出来的内训师经验丰富、技能过硬、贴近实际。在选拔机制上,建立起“讲、评、聘”的标准化选拔流程,“试讲要求报名人员在15分钟之内讲述自己的授课主题、思路、框架以及预计要达到的成果,场下有评委评审并针对选手讲课内容进行提问,我们再通过评委的最终打分结果进行聘用,全面把关内训师入口质量关。”该中心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介绍。
2022年6月,该中心举办了第一期试讲大赛,来自基层单位、部门的46名员工经过初筛进入试讲。经过角逐,28名不同岗位的员工成功加入内训师师资库,他们从自身业务出发,联系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,深入讲述了收费、养护、车辆救援、机电检查、舆情处置、文明服务等领域的内容。过程中,评委从课件制作、时间控制、授课台风、授课技巧、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分别对选手进行了点评,在“教学相长”中满足了业务发展的培训需要。除了选人外,该中心还充分做好课程评审工作,聚焦日常业务中的难点、堵点,组织新选拔内训师成员“头脑风暴”,探讨课程开发,为重难点工作提供优质教学课程资源。
在人员培育方面,该中心采用“1+3”的培养模式,持续厚植人才培育土壤,助推内训师队伍从建起来到强起来。
“1”即建立一个制度。该中心制定、印发了《赣州管理中心内训师管理办法》,对内训师的选拔、培育及管理任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,明确内训师义务和权利。同时,建立、完善内训师成长档案及考核评价体系,动态记录每名在档内训师成长轨迹,帮助中心更好管理内训师队伍。“成长档案会记录内训师的每一次授课以及参加培训、座谈会等的情况,我们会实时收集被授课对象的感悟,并从授课质量、参与授课培训等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打分,以此量化每名内训师的工作、成长。”该中心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道。
“3”即构建以说课大赛、专项培训、经验座谈为主的练、学、研三位一体育能体系。说课大赛要求选手在7分钟内展示课件、课程内容并详述授课思路,而后进行现场授课试讲。在较短的时间内考验选手的思维表达和现场展示能力。经验座谈分享会为内训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,学习进步的平台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畅谈经验做法和困惑,并就具体的授课主题现场进行实操训练。此外,该中心还经常性地组织召开内训师专项培训,持续拓宽内训师课程设计思路,提升实操能力。
在赣州管理中心管辖的高速公路沿线所站,经常可见内训师在一线实地开展授课,他们在通行车辆少的时期,在岗亭车道、隧道配电房、桥梁涵洞等传授经验技巧。这种将“课堂搬至工作现场”的模式,让枯燥的理论经验更贴近工作实际,员工也更易接受。
除了广泛发动内训师深入一线开展授课,提升一线员工业务素养外,该中心还从“组织保障”入手,为每位内训师课程开发及授课解决实际难题。作为最早一批入选的内训师,刘艺在成为内训师初期面临着经验转化的困境。“针对收费员文明服务有待提升的现状,我打算开发课程,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却不知如何将经验和知识转化成授课内容,且讲述缺乏案例,难以有很好的授课成效。”刘艺说。了解情况后,该中心协调业务部门帮助刘艺开发、审核和修改课件,并一同探讨更加贴近实际的授课方式。同时,在课程成功开发后第一时间安排专题培训和内部交流活动,将“一手经验”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通过一系列有力的选、育措施,该中心内训师队伍得到快速发展,并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:该中心内训师平均每年开展培训授课近20场次,覆盖超500人次,每年节约培训成本近10万元,助力降本增效成效显著;人才辐射效应不断释放,近年来,该中心30余名员工取得公路养护中级职称,5人获得车辆救援职业资格证书,员工创新创效活力显著增强;一批内训师自身也得到快速成长,在各大培训课堂、说课比赛中提升自我、绽放光彩。(郭振涛、胡小兰)